[美國留學]Lab Rotation文化-選實驗室跟櫥窗購物一樣?!

(想要申請美國研究所得大家可以去看看我”美國留學”系列的文章唷~)

就目前所知美國博士班選實驗室的方式大致上分成兩種: 1. 選好老師之後一入學就在該實驗室做實驗; 2. 一入學時沒有特定實驗室,但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幾個實驗室輪流待幾個月後再決定,也就是俗稱的rotation

來介紹一下兩者的差異吧!

1.選好老師訂終身:

這種類型就是在面試或者申請前就表明想跟系上某個老師的那種,所以套磁信也會在這時候比較重要。有些則是第一學期開始到你選好實驗室之前沒給你多少時間,你要跟系上所有你有興趣的教授談,看他們願不願意收你在實驗室做題目。教授願不願意收你有以下幾點考量: 你的背景跟技能他感不感興趣以及他有沒有grant(經費)養你。其中經費最重要,因為在美國念博班是需要被支付stipend的,如果教授無法確認未來5-6年內有足夠的grant可以支付你stipend,那他就不能收你,因此找個潛力股老闆也是很重要的事。所以採用這種方式找實驗室的科系其實需要很小心,其一是你無法知道實驗室風氣與教授帶領學生方式、再來你要確保教授金源穩定,最後是你只有很有限的時間尋找你的容身之處。但好處就是你可以快速開始你的博士論文,不需要花時間探索或嘗試。

我也有遇過系所是綜合型的,也就是一開始給你機會rotation,比如只有一學期或者半學期的時間,你可以在該時間內盡情體驗你有興趣的實驗室氛圍,或跟那些實驗室的學長姐打聽。而在這段時間內的stipend則是系上支付,等你找到老闆之後才換老闆接手。

2.一入學沒有特定實驗室的rotation文化:

我的科系就是這個類型的,而且我們rotation的時間異常的長,幾乎是兩年!!也就是說前兩年是系上支付我的吃喝拉撒睡,等我找到老闆之後才把我託孤給老闆XD。 這麼長的rotation時間給我們非常多嘗試實驗室的機會,以一個實驗室待2-3個月的話幾乎可以嘗試六個以上!!! 可惜的是我去年因為疫情關係在台灣,失去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去體會個個實驗室QQ。 Rotation的文化在台灣幾乎看不到,但我覺得這超棒的,因為博班一待就是五六年,如果選到個不合適的實驗室就像嫁錯人一樣,論文壓力就在大了,實驗室氣氛還不好根本想死QQ。所以rotation期間可以好好觀察實驗室行事作風、老闆帶人方式和實驗室裡的同伴(博士後)好不好相處、甚至實際動手做看看該實驗室的題目你喜不喜歡。不過Rotation期間也不是讓你軟爛到像購物一樣,因為你最終還是要從這些嘗試過的實驗室裡挑一個當你終身的居所,所以rotation期間仍要表現出自己最好的樣子,才可以讓潛在的老闆願意收留你。

我覺得rotation很像魚幫水水幫魚,學生不想遇到慣老闆,老闆不想收雷學生,而這樣的一個流程可以讓老闆跟學生了解彼此後再做挑選,大概就是學術界的相親吧XDD (因為我們都會說該實驗室是我的 good fit!)。但缺點當然就是你花了很多時間在體驗,兩年後你才開始你真正的博士論文,有些人會覺得是浪費時間。加上每到一個新實驗室都是一個”磨合”的開始,其實蠻累的,就像一直在分手跟相親的循環~

Rotation的好處除了可以先了解實驗室跟老闆之外,也可以趁著rotation的機會去學習自己有興趣的實驗技術。雖然不見得之後會用到,但就是因為之後可能沒機會學到,可以趁機去該實驗室偷個技術走XD。也有人趁著rotation機會去跟自己不相關領域的實驗室學習專業知識,也是很有趣的選擇唷~

建議大家有rotation的機會就要好好把握~雖然這不是作為選擇科系的標準,但若有幸加入的系所是有這個傳統的,那就好好規劃一下吧!

p.s.我想特別提及rotation期間可能會有的疑慮,就是愧疚感。我一開始覺得這樣一個實驗室輪過一個實驗室很像渣男一樣始亂終棄(?),也許在某個實驗室待得很開心但最後卻不是選擇該實驗室會讓我覺得很愧對那個實驗室的教授跟同事。但我覺得美國文化中大家對於rotation都是很open minded的,大家都知道你需要經歷這樣的過程,所以只要對你待過的實驗都保持感謝就好,不需要給予任何承諾或抱歉唷~